在2006年中国超市生鲜食品经营模式研讨会上,“永辉”作为生鲜经营行业的佼佼者,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经营连锁超市精英的认可。完善的运营机制、优良的团队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永辉”成功的主要因素;“永辉”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拥有众多自有品牌并创造、培植知名品牌。
以生鲜经营为主的“永辉”,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于2006年4月成立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绿色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这是集团领导加强自有品牌建设、整合地区优势资源、保障生鲜供应链的重要举措。目前,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自营和合作的果蔬生产基地有闽清白中、永泰盘谷、宁德屏南、南平建瓯、东游……
从34期开始,《同道》将陆续为“永辉人”介绍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各基地的相关情况,敬请关注。
在希望的田野上——记盘谷农业基地
在永辉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农业公司”)几位负责人的陪同下,我来到了位于盘谷乡荣阳村的永辉盘谷农业基地。还未下车,我便看见了两片绿色。原来,这就是种植着白花菜和甘蓝包菜的农业基地。
按捺不住心中的惊喜,我急忙下了车,来到田间。站在田坎上,任秋风吹过,静听菜叶的摇摆声,它们似乎在向我展示叶子里包着的“果实”。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个身着绿色衣裳的小精灵在这广阔的土地上跳舞。我突然很想唱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声“卢师傅回来了”打断了我的思绪。据农业公司的负责人介绍,卢师傅是基地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基地的主要技术员之一。利用中饭过后的休息时间,我和卢师傅聊了起来。
卢师傅向我讲起了4个月前的基地。那时,基地刚成立,大家就面临着一个很严峻的考验:如何将(300)亩、有一人高的杂草在最短的时间里拔除。大家不眠不休,常常借着月光劳作。终于,杂草拨了,蔬菜也种上了。看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油油的蔬菜,我几乎难以相信,几个月前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荒地。
据卢师傅介绍,盘谷农业基地南接大洋镇、永泰县城关,北连202省道。这里远离工业区、空气新鲜,7—8月份平均温度为20—28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基地种植高山区反季节绿色无公害蔬菜提供了基础。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集团领导才决定在这建立农业基地。
基地自2006年5月30日正式成立以来,成功地种植了各种蔬菜,如白花菜、甘蓝包菜等,试种了二十多种蔬菜。目前,基地的自营与合作基地面积达1800多亩。基地以绿色农业为方针,严格按照“绿色无公害”生产标准操作。在治虫害时,以农业生态型为基础,采用生物肥、植物制剂农药以菌治菌、以虫治虫。 “基地面积扩大后,还将使用杀虫灯、诱捕器、诱芯杯及黄板等新型植保设备。在‘防重于治’的理念下,做到以防为主,从根本上减少虫源”卢师傅说。
基地采用规模化、规范化、数字化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杜绝农药残留,种植品质优良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几个月以来,基地在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在盘谷乡党委领导、村干部的支持下,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基地带动着当地的农民,由单打独斗的自然经济型农业转向规模化的市场经济型农业。基地在当地农业上起了带头作用,农民们跟着基地尝试着种各种各样的蔬菜。
在谈到如何节约成本,提高基地的效益时候,卢师傅说实现基地的机械化是途径之一。比如喷雾器,一台普通的喷雾器需要300元,一台机动的喷雾器需700元。一台机动的喷雾器相当于4台普通的喷雾器,这样就相当于节约了3个劳动力(一天节约90元),而且机动的喷雾器喷洒的效果远远要比普通的喷雾器要好的多。所以早日实现机械化不仅能节约成本、对大规模种植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基地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奇迹。我期待在这希望的上,基地的工作人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让“盘谷绿色无公害”蔬菜走出永辉,走向福建,走向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