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筹资2155万元,慰问困难职工群众35000余户,慰问困难企业330家、困难劳模760户……这是市总工会、市“春风”办、永辉超市与本报携手开展的2011“两节·春风送暖”活动所取得的成果。随着元宵节的到来,春风送暖活动画下圆满的句号。
去年12月起,“2011春风送暖”系列活动再次登场。活动包括“春风送暖”服务各类困难人员、“春风送暖”慰问“五大战役”重点工程建设者、“春风送暖”关爱农民工、“春风送暖”落实民生政策等4项内容。一股扶贫济困的和煦春风,又一次在福州大地上吹拂。
首次包机送外来工返乡
在今年的送温暖活动中,反响最大的莫过于包机送外来工返乡。
1月27日,138名河南籍优秀农民工带着福州人民的祝福,通过贵宾通道登上专机,踏上了回家过年之旅。对这些在福州打工的外来工来说,尚属头一次。来自河南许昌的陈站永难抑内心的激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以前春节都是坐火车回家,路上要耗费二十几个小时,而且为了买到一张返乡票,常常半夜就要到火车站排队。今天还是第一次享受免费坐专机回家的待遇。”
除了包机外,整个平安返乡活动还为优秀外来工送汽车票、火车票,代购各类车票。据统计,活动代购、赠送的火车票、汽车票达到14.5万张,组织返乡专车近80辆,受惠外来工总计达15万人次。
如今,返乡外来工已相继回榕。搭乘包机顺利返乡的外来工小何告诉记者,今年他不仅又回来了,还把妻子及同村的亲朋好友都带了过来。记者了解到,像小何这种情况的还不少,福州的工厂、企业又多了一批批“新福州人”。
重点慰问“五大战役”建设者
慰问“五大战役” 的一线建设者也是今年送温暖活动的一项“重头戏”。去年我市打响了“五大战役”。来自各个战线的建设者们科学安排、加班加点,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给重点项目职工送温暖,成了激励他们继续埋头搞生产的一股股暖流。
1月30日,福州人民会堂一楼大厅喜气洋洋,来自“五大战役”的近500名一线建设者欢聚一堂,建设者们不仅领到了总价值4.2万元的年货礼包,还吃到了具有福州传统特色的年夜饭。
“除了安排留守建设者共吃年夜饭外,还联合市重点办走访慰问了重点工程工地,为他们送年货、送文化,鼓舞他们立足岗位建新功。”市春风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春风送暖活动共慰问“五大战役”工程项目110多家,涉及一线建设者近20000名;为各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项目组织送电影、送演出等活动近150场。全市各级工会还在金山工业集中区、软件园等地筹办了300场职工年夜饭,近3万名职工参加。
大力扶助困难职工
没困难的职工要鼓劲,有困难的职工更要帮扶。
生活在橘园洲工业生活配套区的24名农垦独身老职工继续引起社会的关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们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国有农场建设。由于农场地处偏远,工资待遇低,这些人错过了成家的最好时机。随着“农场”这种体制的退出、消亡,他们也从青年走到了暮年,成了独身老职工。
在去年的春风送暖活动中,市总工会携手福建东南医药有限公司,为他们送去了一批电视机;今年,又为他们送去了“大礼包”,还向独身老职工各赠送了一套数字电视机顶盒,并缴纳了5年的数字电视收视费。24名老职工终于看上了数字电视。
市春风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加大了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力度,不仅配套补助标准提高了,活动的覆盖面也进一步扩大。据介绍,两节期间,他们走访慰问困难职工群众和企业,共发放慰问款物近2000万元,用于开展技能培训、医疗帮扶、助学、送文化的帮扶资金150多万元。
(记者 贺鹏/文 俞松/摄)